你可能会对某些事感到有点焦虑,也许在你进入人生某个节点之前,或是迎接重要的时刻之时。但有些人却患有焦虑症,他们的症状比一般情绪上的焦虑和紧张更持久,也更加严重。将近30%的成年人在人生的经历中都会受到焦虑的影响,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,究竟焦虑症是怎样的?
患有焦虑症的人在日常生活中,经常会有过度的恐惧和慌张的感受。他们可能就在一些非常普通的环境里,突然就毫无理由的感到恐惧,他们的呼吸和心率会变快、肾上腺素升高。他们最终会平静下来,但情况并不是每一次都会这样短暂。
通常情况下,它是持续的。难以控制的恐惧感影响着这些人的日常生活,这种焦虑及其带来的如:难以集中注意力、疲劳,甚至是肠胃问题的症状是很难对付的。和所有的精神疾病一样,焦虑不仅仅是一种过激的反应或是弱点。焦虑症的背后是有科学依据的,所以告诉焦虑症的患者需要放松,并不要多想是无法奏效甚至让人产生愤怒感受的。因为造成焦虑的原因根深蒂固,并不那么容易缓解。
有意思的是,根据文献资料显示:焦虑被认为始于杏仁核,那里被称为大脑的“恐惧中枢”,是处理各种情绪的地方。神经递质向交感神经系统发出感知到威胁的警告这会让肌肉紧张、心率和呼吸加速。血液开始从腹部脏器流向大脑,这是我们身体的“战或逃”的反应。身体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人们,他们正处于危险之中。简单的来说这些人的大脑功能不同,他们的情绪中心比认知中心的活动更密集。
焦虑障碍的确切原因尚不清楚,但有很多事情会增加你患焦虑症的风险:如果经历了严重的创伤,你更有可能患上焦虑症;遗传学上,某些人格类型和其他既往存在的状况,也与这些疾病有关。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焦虑的发作呢?这也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焦虑的类型。一般而言,无法控制的紧张称为广泛性焦虑症;广场恐惧症是对被困和无法逃脱的环境极度恐惧;在任何社交场合感到尴尬的恐惧是社交焦虑症。焦虑症伴随着极度的突然恐慌和即将到来的厄运的焦虑。特定的恐惧如对蛇和狗的恐惧,也被认为是焦虑症。
据不完全统计,约30%的焦虑症患者没有寻求治疗,却度过了一生。尽管这些看起来有些让人担忧,但它是可以治疗的。苯二氮平类药物和抗抑郁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焦虑症;与治疗师的交谈也很有效,认知行为疗法通过创新的思维方式、反应和行为来减轻焦虑。建议患有焦虑症的人避免酒精、药物和咖啡因,并进行日常锻炼。冥想和瑜伽这样的自我调节,也能有效的减轻焦虑。
请记得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,记住改善你的心理健康并不是一件让人难以启齿的事情。
(图片源于网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