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地同伴,携手同行
来源:本站 编辑:董玲 发布时间:2024-09-11 浏览量:71

两地同伴  携手同行

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武汉-北京两地同伴工作者联合督导

2024年7月22日,武汉市六角亭街和韩家墩街的14同伴工作者,与北京市团结湖社区的3名同伴工作者,进行了一场线上的“高峰论坛”,两地的同伴工作者相互分享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收获、经验和困难;两地的同伴工作者均表达了:作为同伴工作者,在帮助同伴的过程中,提升了自己沟通、交流、情感和语言的表达能力,获得了生活经验和自我康复的技能。

同伴支持是一种以促进患者功能康复为主要目的的服务方法,是指由具有相同生活环境、经历、文化和社会地位、具有共同关心话题的一些人,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,一起进行情感交流、信息分享和支持反馈的一种服务方法,简单来说,同伴支持就是由经过筛选、评估和培训的康复良好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(同伴工作者)在社区为其他患者(同伴)提供服务

2024年2月,武汉市以硚口区的六角亭街和韩家墩街为同伴支持服务试点社区,通过招募、评估、培训,确定了14名同伴工作者,14名同伴工作者服务50名同伴,经过半年的实践,截止目前他们一共开展活动33场社区康复活动。

同伴工作者的成长

  1. 角色变化“第一次作为支持者的身份,带领其他同伴开展活动,变被动为主动”。
  2. 获得支持“通过同伴支持活动,获得了社工、同伴的陪伴和支持,为彼此建立了一个温暖、有依靠的“朋友圈””
  3. 获得成长“根据各自的特长,策划不同的主题活动,在准备活动的过程中,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。通过设计活动的各个环节,准备物料,遇见和解决问题的过程,得到锻炼和成长”“比较直观的是能使组织能力、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等得到锻炼。并且活动后通过同伴和社工老师们的反馈,可以收获自信,提升个人价值感”。

同伴工作者作为“服务提供者”,在提供服务和帮助同伴的过程中,促进其与人沟通、交流,提升情感和语言表达,获得生活经验和自我康复的技能,积累自身的成功经验,实现个人成长,有助于其病情的持续恢复,“服务提供者”的角色和来自专业人员的支持大大提升了同伴工作者的自我效能感,使其获得成就感和体现自身价值,获得自尊。同时,从提供服务中获得一定报酬,让其体会到了工作的内涵,也是其未来从事其他工作的一种过渡,帮助他们实现角色的跨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