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做愤怒的野马—家长情绪控制策略
来源:本站 编辑:李鹤 发布时间:2025-01-28 浏览量:43

不做愤怒的野马—家长情绪控制策略

 

  在养育孩子过程中,您是否总是特别容易生气?因为一点小事发火,等发完脾气,又开始后悔,但每次又控制不住自己,总是陷入恶性循环?“陪娃写作业”被调侃为“当代父母酷刑”,不做作业母慈子孝,一做作业鸡飞狗跳,这句玩笑话道出许多家长的无奈和心酸。

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气到中毒

  近日,家住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镇的徐女士因辅导暑假作业与孩子发生争执,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、四肢麻木、肌肉僵直等症状,被送往南翔医院急诊救治。经诊断,徐女士为过渡通气综合征,俗称呼吸性碱中毒。

  这位妈妈的经历让我想起了心理学上著名的“野马效应”。

  在非洲大草原上,生活着一种体型高大、肌肉发达、奔跑速度惊人的野马。野马的天敌是吸血蝙蝠,它们喜欢附着在野马的腿上吸食血液。受到吸血蝙蝠的攻击后,野马感到极度恐惧和愤怒,拼命蹦跳、奔跑,直到筋疲力尽而亡。动物学家发现,蝙蝠吸取的血量很少,对野马没有太大影响。真正的致命因素是野马的愤怒。

“野马效应”是一种心理学现象,与亲子教育密切相关。在亲子教育中,野马效应指因微小刺激或小事引发的过度情绪反应。这种反应不仅可能伤害父母自己,还会给孩子做出错误示范,甚至对亲子关系造成负面影响。

家长控制情绪的方法与技巧

  那么,要想不变成狂暴的“野马”,家长应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?请收好这份情绪控制策略。

  1.觉察情绪,冷静12秒

  心理学上有一个“12秒效应”的说法,即人在愤怒时,情绪会在12秒内达到顶峰,然后慢慢回落。因此,当我们感到愤怒时,先不要急着发作,做几个深呼吸,等12秒,你会发现先前即将爆发的情绪已经没那么强烈。这段时间给了我们一个冷静的机会,让我们有时间去思考和调整自己的反应,从而避免在愤怒中做出后悔的决定

  2.转移注意,改变情境

  情绪激动时,换个环境能让大脑快速从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,降低焦虑。例如,在辅导作业过程中,如果脾气上来了,可以从书房走到阳台,等气消了再和孩子沟通。也可以选择做些身体活动,比如慢跑。运动和深呼吸能帮助大脑释放内啡肽,帮助我们快速平复心情,重新冷静下来。

  3.放下完美,接纳不完美

  生活总是充满变数,孩子的行为也不可能尽善尽美。事实上,正是这些不如意让我们学会了成长和坚强。因此,要学会放弃完美主义,接受孩子暂时的小缺陷,给孩子充足的成长空间,不在小事上消耗自己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,允许他们犯错并从中学习,这才是真正的教育。

  4.接纳情绪,接受自己

  尝试接受和理解情绪,放下判断和评价,真正感受这些情绪并接纳它们的存在。如果仍然觉得心里憋得慌,那就找个合适的方式发泄一下吧,比如跑步、唱歌、呐喊,或者找个朋友倾诉一番。找到健康的宣泄方式,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内心的压力,重新获得平静。此外,也可以尝试写日记,把情绪写下来,或者进行冥想和放松练习,逐渐培养更强的情绪调节能力。

  5.剖析情绪,理解原因

  有时候,我们无法控制情绪,是因为没有搞清楚情绪的来源。当表达完情绪后,静下心来思考,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自己难受?可以拿张纸,写下感受和原因,把情绪具体化,帮助理解和分析情绪,找到问题根源,再想办法解决它。研究表明,书写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疗愈,通过记录情绪,能更好地理解情感反应,看到事情全貌,减少困扰。例如,如果因为孩子写作业慢而生气,那就找提升效率的方法,而不是自己生闷气。

  6.寻求支持,共同面对

 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。心理学研究表明,通过与他人分享感受,可以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,这种社会支持在情绪管理中非常重要。如果我们感觉情绪要失控了,赶紧找朋友或家人倾诉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,能带来极大的心理安慰。如果不方便找朋友倾诉,可以尝试加入一些情绪管理的在线社区,或者通过公益热线等寻求支持与帮助。如出现严重心理问题或情绪障碍,及时向专业机构求助,如心理咨询与治疗。

我们无法控制生活中的变数,但可以学会更好地驾驭情绪。野马效应并不可怕,只要保持平和心态,就没什么能打败我们。一起努力,做情绪的主人吧!

 

 

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(武汉市心理医院)   张小梅